某天想起朋友小C以前在朋友圈发表过一篇不错的关于《追风筝的人》的书评,我二刷这本书以后出于更加透彻地理解这本书这一目的,便点开了她的朋友圈,可映入眼帘的只有一行灰色的横线以及冷冰冰的“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每看友圈必被拦
自从微信推出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的功能以后,此种现象其实屡见不鲜。而这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背后,究竟隐含着人们怎样的心理呢?
“往事不堪回首,觉得自己以前发的朋友圈好傻啊,我可不想让新朋友看到我以前的黑历史,也不想毁了在陌生人面前的人设。”
“朋友圈都是有时效性的,真正关注我关心我的人不会等到三天以后再看我发的朋友圈。”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我只想展示最好的自己。”
“渴望被认同,又害怕被看见。既然我希望看到的人三天之内都没有关注我,那么不如隐藏起来吧。”
“既然那么多人都是这么设置的,那我不妨也这么设置好了”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
根据社会心理学内容,这其实和“心理距离”密切相关
1 什么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其实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包含着范畴美学的“心理距离”、贸易学的“心理距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最后一种。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distance)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表现为在感情、态度和行为上的疏密程度.身态语言学专家们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警觉”,即人的“势力范围”感觉。疏者心理距离远,密者心理距离近。每一个人都会形成一个心理防御空间,一旦其他人侵入,就会产生紧张、警戒和反抗情绪。
2 保持适当心理距离的意义
在大众传播中,心理距离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传播者与被反映对象等多个方面。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一旦我们与对方产生了遥远的心理距离,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心理防御空间,对方一旦侵入,我们就会产生紧张、焦虑、警戒甚至反抗情绪。同样的,我们不会愿意让新的“朋友”看到我们曾经记录自己生活点滴的朋友圈,不愿意让自己的过去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一个陌生人面前。
3 微信社交中人们产生较远心理距离的原因
微信社交中人们产生较远心理距离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朋友圈和朋友之间的联系日益式微。
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许多人选择了微信,是因为他们可以与自己的好朋友共享信息、建立社交网络。在所有受访者中,占比88.89%的人都提到了这种想法,当时的朋友圈还是个值得信任的小圈子,因此人们也愿意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小心情。
但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强大,好友属性变得越来越复杂,既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又有素昧平生之人,于是人们对朋友圈产生的信任感也随之烟消云散。2018年腾讯首次公布微信数据,表明年轻人平均拥有128个好友,而工作以后好友数量会增加20%,事实上,你不妨翻看一下自己的微信好友数量,数量也许远远不止于此。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微信朋友圈的英文名称不是什么Society 抑或Circle,而是Moments。
这其实是比「朋友圈」更贴切的名字。这反映了朋友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之间的圈子,而只是一个人们分享生活片刻的平台。因此人们保护隐私的意识不断增强以至于把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将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有可能只是人们面对微信好友中有太多不熟的人时为了保持舒适心理距离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罢了,我们大可不必感到失落以及产生“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诸如此类的想法。
与其纠结于将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不如活在当下,认真了解身边的人。毕竟——
朋友圈仅供参考
实物以本人为准
文章来源:公众号 北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