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持续发酵,年轻一代后浪推前浪顶替老一代成为集体焦虑的代言人。
当软塌塌的梦境终于在这个硬邦邦的世界里支离破碎,我们只能狠狠地撞上去,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无论是木心先生在《素履之往》“所谓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的佳句,或是各种小资的心灵鸡汤,安慰成了这个时代的必备技能。
在直接间接了解了无数的灾难现场后,小编觉得“正统”的安慰技巧有为大家知晓的必要。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DeniseC. Marigold及其同事认为,安慰人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积极重构和消极确认。
积极重构(positivereframing),主要是让被安慰的人明白,眼前的困难与挫折最终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没有什么关系,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这些问题都会很快过去,积淀下来的是一个更加成熟和强大的自己。
消极确认(negativevalidation),主要是让被安慰的人感受到,她/他现在所面对的确实是很大的一个困境,她/他的一切想法和感受都是正常的,内心有消极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不论是谁在这种时候都会非常难受。换句话说,是将心比心。
而不同对象不同场合,我们对社会支持方式的选择有所不同。
DeniseC. Marigold的实验结果表明,高自尊的个体倾向于“积极重构”,而低自尊的个体倾向于“消极确认”。
WilliamB.Swann的自我验证理论为高自尊个体这一现象提供了某种解释:一旦人们有了关于他们自身的想法,他们就会努力证明这些自我观念。高自尊的人需要理性反馈,并从中找到符合自我概念的信息以维持自己原有的信念,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对于低自尊个体,给予积极重构的安慰,反而会让他们更加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他们更需要的是同理心。
同理心(也称共情)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一九二零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他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他用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
共情
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当人经历某种情绪,或者看到别人表现出这种情绪时,他们脑岛中的镜像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镜像机制使观察者产生了同样的情绪状态,使他们与被观察者经历了同样的神经生理反应,从而启动了一种直接的体验式理解方式。这就是共情。
不同时间适用的社会支持方式也不同。消极确认对于发生不久的烦心事较为合适,如果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积极重构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命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而安慰则是前行中珍存的点点善意。
文章来源:公众号 北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