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恐”们的内心世界

作者:发布时间:2019-12-17浏览次数:145

害怕参加聚会?


在公众场合会脸红?


害怕公众演讲?


……



不幸地,朋友小H几乎全都中招了。


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安静内敛的女子。她在讲台上发言时脸涨得通红,演讲时手足无措、眼神飘忽不定,也不爱参加一些聚会,甚至偶遇不熟的同学时,她会假装没看见。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邀请她参加我的生日会,她一开始还十分欣喜,可没过三秒,她开始犹豫起来。她神情突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问“怎么了?不愿意?”她接下来的话真让我哭笑不得,


“可是我与你的其他朋友不熟呀,我觉得我得了社交恐惧症,在聚会中我就浑身不自在。”


我只好无奈地说:“社恐?你确定得了社恐?在你熟悉的朋友面前,你好像丝毫没有这种感觉吧?”



生活中,也许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小H,甚至你自己就是那个小H。


但是如果仅仅有以上表现并不代表着你有社交恐惧症,这也许只是一种社交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是非常普遍的。


并且,由于天生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们会自然地对不熟悉的事物感到恐惧。比如,孩童时期,很多人怕黑、怕水、怕昆虫……





这时你会明白,担心和恐惧是不一样的,是不是真正的社交恐惧症,还真需要认真分析一下呢。


那究竟什么才是

真正的“社交恐惧症”呢?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


患者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社交,极力回避导致自身恐惧的一切情境与客观事物或者满怀畏惧地忍受一切,从而导致个人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


并且,患者自知这种害怕是不合理的,但是仍然无法防止恐惧症的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伪社恐对于参加聚会等事情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


而对于一位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会产生无法承受的恐惧,会干扰正常生活,产生巨大压力。在一些严重的案例之中,患者甚至会长时间的把自己关在家里孤立自己。


为什么会患上“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并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社交恐惧症是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 遗传因素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们等患病风险提高,说明了社交恐惧症有遗传的可能。


(2) 生物学因素


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3) 社会心理因素


社交恐惧症显著地受家庭因素影响。有的患者从小见证过父母传达的负面社交体验,比如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教养方式过于严厉、父母婚姻冲突等等。父母作为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试想,在一个存在婚姻冲突的家庭中,而且我们在此假设这样的冲突是与孩子有关的。父母整天吵着“你怎么没有管好他?你看吧,他这样就是你惯的”,那么孩子心中多少都会有自责倾向,会认为父母之间的冲突是因为自己。


久而久之,有的孩子会贬低自我,变得羞愧、自责。再后来,这样的孩子在公众场合生怕犯错,以至于恐惧与他人接触。



说起心中逃无可逃的社交恐惧症,演讲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这种恐惧谁都无法逃开,你不行,国王也不行。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主人公——乔治六世(帕蒂),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口吃国王。


当帕蒂被要求在全国人民面前直播演讲,那种焦虑和紧张呼之欲出。



他一字一顿地念出早已准备好的稿子,可因为口吃,字与字之间停顿的太久,霎那间,所有人的期待化为了难以置信,甚至是轻蔑与嘲笑,



而他的妻子也流下了眼泪……

噢!这一切都糟透了!




帕蒂的遭遇,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幻想甚至经历过的噩梦吗?当我们面试时紧张到手抖,当我们在演讲时大脑一片空白,当我们在与人聊天时突然没了话题……


无论是担心或恐惧,它都让我们深受其苦,甚至让我们总被贴上木讷、笨拙、内向的loser标签。


凡是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困在自己的局里面。


影片中,父亲对帕蒂说:“你不改变,这玩意就会改变一切。”而电影中帕蒂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通过训练克服了心中的恐惧,还成为了不错的演讲者。


我也相信,每一颗恐惧的灵魂面前,都有两条路:要么征服心中的恐惧,要么任由它改变一切。


对于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患者,我们还是建议您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社交恐惧症,而是一种社交焦虑感。


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减轻这样的焦虑感呢?


1.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要妄自菲薄,而要关注到自身的优点,提升自信心。


2. 不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害怕别人的否定,不要因此而畏缩甚至是害怕与人相处。


3. 多加练习。首先在熟人面前发言,然后逐步扩展到有着更多陌生人的场合,不断练习不断挑战自我,从而逐渐提高社交的勇气。


4. 转移注意力。比如在参加聚会时,比起假笑式的尴尬,不妨转移一下自身的注意力,尝试着观察墙壁的颜色等等。


5. 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公众场合,试着把陌生人想象成熟人,逐渐减轻焦虑感。


这里蕴含了一个基础的逻辑,即行为能有效地改变思想。既然改变,就要切实可行地改变,不要把恐惧当作不敢去做的借口,而是把恐惧当成进步的机会,慢慢的让自己融入相应的环境,慢慢的接受自己,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出改变。



写在最后


“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值得恐惧的,你需要做的只是了解它。我们了解的越多,恐惧就会越少。”


-------居里夫人


参考文献

[1] 姚烨,于晶,李广宇,于凤清,刘宏.森田疗法治疗30例社交恐惧症.中外 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7第4卷第11期

[2]杨兴洁,施旺红,宋丽娜,李米,关慕桢,杨海.社交恐惧症集体森田疗 法的疗效分析.上海精神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期

[3]杨昆,杨明辉,刘海平.陪同式系统脱敏治疗社交恐惧症的对照研 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第13卷第4期

[4]吕建周,杨静娟.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社交恐惧症对照研究.中国健康 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2期

[5]曹海江,周文军.不同方法治疗社交恐惧症的实验研究.长沙大学学报 哲社版,1997年3月

[6]胡源江.认识领悟疗法对社交恐惧症临床疗效和随访观察.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1999年第13卷第1期

[7]刘浩志,马智文.认知领悟疗法治疗社交恐惧症的对照研究.健康心理 学杂志,2002年第10卷第4期

[8]曹中昌,刘华,唐秋美,陈景清.社交恐惧症—被忽视的神经症.四川精 神卫生,1996年第9卷第2期

[9]郑玉英,丁冬红.森田疗法与药物疗法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比较.四 川精神卫生,2001年第14卷第2期

[10]李正平,张伟.功能性磁共振在社交恐惧症中的应用.精神医学杂 志,2007年第20卷第2期

[11]刘增龙.社交恐惧症.医学百科,47页

[12]汪隽,樊嘉禄,凌艳.社交恐惧症研究综述.中国校医,2008年8月第22 卷第4期

[13]曹中昌,唐秋美.社交恐惧症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 册,1995年第22卷第3期

[14]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张伯源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文编:杨雅薇 刘永杰

美编:刘永杰 杨雅薇

责编:杨婧 黎玮轩